张晋岗
和父母谈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讲座课件分享上篇) |
|||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6-11-26 |
|||
这个世界是现实和想象的结合。我们对于现实的事物,充满了自然地想象、假设与推断。这些想象的过程跟我们的情绪发展紧密相连,让我们产生各种喜悦或者痛苦的情绪,决定着我们是前进还是后退,是欢迎还是拒绝,或者是停在原地。孩子们会把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融合在自己的生命体验里,也会把自己放在各种内在关注的关系里。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内在完全无法产生想法、感受,此为想象的坠落和丢失。看不到现实的事物,内在不断升起各种想法、感受,此为坠入想象的深渊。如果仅仅看到现实,那么所有的行为都是机械的,找不到意义的;如果完全坠入想象,那么是无法参与到现实当中去的,就是无法把想象融于现实。 父母的养育过程就是要看到孩子总是会被现实激发起各种想法和感受,包括行为,如果你总是能够想办法帮助孩子找到他的行为和想法的现实基点,那么你就在帮助孩子活在现实和想象的融合之中。 当孩子能够很好的把现实和内在想象过程结合在一起时,他才可以不断地把想象的内容变得可以表达,可以和别人交流,才可以找到理解与共鸣的关系,同时,也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并且能够分化出现实和想象的两重世界。
一、游戏的重要性 孩子的各种行为我们均可以称之为游戏,之所以称之为游戏是因为这些活动统统为着将来参与社会、独立生活做准备,这就是我们重视儿童游戏的关键所在。 孩子的游戏过程需要和很多的现实事物发生关系,包括发现事物,产生探索的欲望,开始探索和把玩儿,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结束游戏,放弃这个事物。这个过程既像是哺乳吮吸的过程,有跟我们成年人在现实社会适应的过程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有耐性能够陪着孩子关注他的整个游戏过程,及时帮助他处理游戏当中的一些困难,就会让孩子体验到一种完整性和充分的完成感。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感到自己把外部的现实一次次融合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一次次投注到外部事物上去,这种内外紧密关联的过程就让孩子锻炼了一种忍耐、紧张和最后结束的放松。 每一次游戏的发起和结束都预示着孩子又完成了一步,又向前迈进了一段。
所有的开始都必然伴随着结束,结束就像是开始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开始是婴儿自己的需要,那么结束也要被婴儿整合进自己的内心需要。唯有真正拥有过一些东西,才能放弃它们,也才有可以放弃的东西。断奶意味着可以放弃一些幻想,可以开始接受现实,这种帮助孩子进入幻灭过程的行为,是父母养育任务中很重要的部分。断奶作为父母主动控制的一部分,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可靠的环境,让孩子逐渐适应乳房的离去,这个离去更像是让整个妈妈有机会出现,让更为现实的妈妈能够出现。 平凡的父母并不想让孩子盲目地崇拜他们。他们需要努力让孩子去认清自己的真实状态,就像是说:我非常愿意支持你,但是我并不能被你完全的、并且无休止的控制。父母必须用断奶坚信:我的离开并不是为了伤害你,虽然,你会感到很痛苦,但是你将因此获得更为现实的爱,我们的关系将更加平等。
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来连续不断地过程,这种连续性表现在身体的发育、人格的发展,以及关系能力的展开中。健康其实可以理解为成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达到相应的成熟度,除了特殊的疾病,在生理层面的确如此。从心理学层面上看也是一样,健康和成熟指的是同一件事,换句话说,人类情绪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遇到阻碍或者扭曲,那么人类情绪就是健康和成熟的。仔细想想,真正困扰父母的其实是孩子的情绪。 养育宝宝的过程让妈妈变得更像是一个人,因为妈妈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情绪的体验和管理上。同时,妈妈一开始就需要明白孩子和你是出于一种关系之中的,这个关系的两端连接着两个可以相互感应的人。孩子也在通过这个关系不断地感受着自己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就像是和妈妈之间互为镜映的生长与发展。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最核心的就是妈妈在尽力提供依赖的情况下,让孩子一步步变得可以放弃依赖母亲,转而向其他事物有兴趣。
自发性的开端,来自于宝宝用自己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存在,表达自己的需要,包括对于妈妈的需要,对于哺乳的需要。妈妈需要敏感的捕捉并认识这些需要,然后予以积极的回应,这就算是对于孩子自发性的一种鼓励。而向外部去表达自己的需要,并得到妈妈的理解和照顾,就是孩子将来发展出合作感和社会合群感的开端,所以再怎么麻烦也是值得妈妈去回应的。自发性是宝宝在积极的处理身体压力的一个过程,包括为各种需要寻求满足,以及为内在的恐惧寻求帮助,所以自发性孩子链接外部世界获得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引起“他人”反应和互动的有效策略。对于自发性以及整个后续过程的保护,让孩子感到充分满足,这些满足的体验让孩子感觉到“获得了一个令人满意自己”,这个自我满足的过程确保了孩子内在健康。 如果孩子通过自发性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良好的自我感觉时,当环境变得不那么安全时,才能调动起自己储备库里面安全体验来保护自己度过困境;充分的自发性也会帮助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使用更加灵活的自发性唤起环境中安全的部分,也许是求救,也许是讨好,也许是改变策略,这些都有赖于丰富的内在自发策略。允许自发性的妈妈等于在相信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道德感种子,良好而敏感的回应只是让孩子的这粒种子的根基得到保护。
首先,我们无法通过灌输和道德教育而让一个孩子变得真正有道德感。其次,平凡的好妈妈不用别人说就知道,在育儿这段时间力,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断孩子和她之间关系的连续性。这是父母要为此做出的一定时间的自我牺牲。那些有能力主动配合孩子的需要并且想办法丰富的妈妈,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接触世界的基础,除此之外,她还让孩子和世界的关系充满了丰富的可能性,让这种关系随时间的流逝,能够发展出成熟的果实。 对于那些适应不良的孩子来说,与其说是孩子适应不良,不如说是他在一出生和早年的成长中,他的环境、家庭或这个世界首先没有成功的适应他。孩子过早的服从和听话才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这意味着,父母用高昂的代价换取了孩子一时的听话和顺从的方便,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将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偿还这份代价,一旦他们负担不起了,就会由社会继续偿还。 婴儿的情绪发展从他生命的源头就开始了,可以说早期情感生活的状态,奠定了成长后期情感生活的基础。为了存活,婴儿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体验、包括无情的爱(恨意与愤怒)、侵犯性的攻击(兴奋)、罪疚感、关心与担忧、悲伤、以及修复、建立、给予的愿望。妈妈最关键的事情是不要去试图阻止孩子拥有那些摧毁性的想法,唯有如此,她才能让孩子与生俱来的感受罪疚的能力自然而然地发展出来。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内容,用自己的想法过活自己的人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意愿被听到,被看到,被注意到,被重视到。对于大人来说,这样的期待都不见得被满足,而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难上加难。 无论你有几个孩子,你会发现他们都不一样,因为他们各自会有自己的想法,并不会因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家庭环境里而变得完全一样。而毫无疑问,每个孩子的长大,都必然充满对于父母所建构的那套规则和秩序的挑战。 父母反复强调你的生活方式,并不是因为那是最好的,而是因为那是“你的方式”。这种强调让你有一种握权在手的感觉,你所建构的家,被你当作“你自己的地盘”。孩子也会期望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他当然需要父母为他提供一个有父母自己建构的安全的地盘,同时,他们也会希望父母是有明确的主见的。但是他们仍旧希望在大地盘当中去发展自己的地盘感,就是掌控感。这就像是孩子想要跟父母有一个对上的感觉,就是他想要的时候,你恰好是认同的,是可以满足他的。 如果你允许你的孩子发展出他的掌控感,你就大大的帮助到了他。他需要不断地表达掌控感,直到他认识到原来你和他是不一样想法的人为止,他就开始变得可以认同自己,也可以很好的认同别人了。这种掌控不仅仅是对于事情的处理方式,还有对于玩具的摆放方式、对于父母的时间的占用,都是在发展他的自主感。但是如果父母因此而放弃了自己原则和想法,一切都让孩子做主,那么这就糟了,孩子为变得失去参照和对碰的目标而无法发展。 (未完待续)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主任心理咨询师 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 钢子老师工作室 2016.11.25 |
|||
|
|||
|
|||
相关阅读
- 张晋岗:幸福可以被创造吗?(课件2017.12.23
- 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2017.11.23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2017.11.17
- 11.4钢子老师沙龙精彩语录“理2017.11.12
- 张晋岗: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本身2017.08.24
- 张晋岗:母亲恨孩子,你会否认吗?2017.08.19
- 张晋岗:孩子牺牲自我来拯救母亲(2017.08.16
- 张晋岗:夫妻关系中,谁是问题的制2017.08.08
- 张晋岗:让你烦的人,给你带来突破2017.08.06
- 张晋岗:每个人都需要找回自己的轨2017.08.02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 原生家庭成长系列课程
心理文章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