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岗
钢子老师解读: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
|||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6-04-16 |
|||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是内心对周围的环境,深深地失望和排斥。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殊需要,不会相同。但是我们总是追着别人的脚步走,想要得到别人拥有的。需要当然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更多的需要是因为最基础的需要被满足的不够好,所以才延伸出无限的“没用的需要”。没有需要的日子让我们感到窒息和困难,仿佛不会呼吸的孩子。不做什么让我们感到相当可怕,但是要做什么呢?又一团混乱,做了怕犯错,不做更焦虑。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因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需要,因为这些真实的需要“会因为顾忌父母的需要而受到抑制”——其实父母是担心自己不能很好的满足孩子而充满情绪,那些情绪在本质上是指向自己的,当然,孩子也是这样学习的。 结果陷入到了一种矛盾和冲突当中,一方面想要,却不敢表达,如果你正好猜到,那就好,如果你猜不到,我也会感到愤怒,失望,如果你说了,我也不认为我要的正好是这个,如果你不说,我就会逼着你说。因为不知道要什么,就会导致不知道做什么,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和需要,做了不开心,不做又觉得更没希望,就是很难做的准确。最重要的是连方向都没有正确。是完全的屏蔽了自己的需要的方向,完全的掩盖了。 没有需要会引发的后果: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没有动力——必须被驱使,充满排斥和无奈,对结果不在乎,只计较收益,觉得很委屈。 以下问题你会怎么回答?今晚吃点什么?我要去欧洲出差,你需要什么礼物呢?假设给你五百万,你会希望怎么使用呢?孩子要报志愿了,你看选什么专业呢?妈妈,我已经14岁了,我要在暑假骑车旅行20天,就我一个人,你看怎么样? 知道自己的需要容易吗?你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你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吗?你所需要的是你真正想要的吗?钱?房子?如果是,得到了你会快乐。你知道自己需要的可能是什么都不要吗?就是丢掉现在的一切。然后去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需要的获得对于人来说很重要。需要的充分获得是人存在的基本前提。需要的恰当、合理的获得才是愉快的源泉。获得的数量、获得的质量、获得的时机、获得的内容、获得的形式这五项都相当重要。 思考: 1、后来人会发展到无限度的获得,但是这个无限度的获得的需要是怎么产生的?究竟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2、如果不综合考虑五项因素,而去满足一个人、或者去为自己获取,那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我需要什么?人是否真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大部分时候我们是从无意识开始被满足的。是给什么就吃什么。这会导致我们一定想要知道你给我的是否对我有危险。“我很奇怪,你为什么要给我这个?”和“我更想知道我为什么要吃这个?”我一定会想法设法探究我是否有属于我自己的一份需要是你不知道的。我们从内在里面希望是这样的,这样我可以充分的成为自己和控制自己,而不是被你控制——我的需要总是被你提供,而且是根据你的需要来提供的,这非常挫败。 一直在抗争。小孩子厌食从此而来,他不吃不是因为不饿,而是那个时候他更多的在考虑我能不能不依赖这点东西活着,或者假如我不吃那又会怎么样呢?反正我还没有强烈的生死体验——我必须依靠自己的内在感觉,我要能够有对自己生存边界的体验,来达到更好的控制自己,那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掌控感,生命的存在尽大可能的被我控制,而不是被外面你给我的那点食物控制。但小孩子被无所不能的父母控制,以至于始终无法让自己的实验成功,这的确让人感到厌恶。 储备行为:由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导致对于得到的东西没有需要,对尚未得到的东西充满欲望。一直以为自己需要的都在未得到的东西里面,这种对内在需求的探索过程。储备行为由此而来。但是,很明显,储备的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一旦变成现实,就会失去兴趣。所以储备行为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多吃多占,而是借着储备更多的东西来尝试找到我内在真正所需要的。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被物质吞没的人,被贪欲吞没的人,最终却是离自己的真实需要越来越远。 我始终感到困扰,我很难脱离当下的需要,而探究到自己主动发出的需要是什么。这是个悖论,因为我必须在认识世界之前认识自己,或者我必须在认识自己之前认识到自己需要什么,我必须在我存在之前知道我需要什么,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 “我要吃地瓜”,而不是哇哇哭。这样我就可以获得了我的控制性,我就会感到你是顺应我的意念来照顾我的。 后来我们就一直在扭转局势,但是大部分都不会成功,除非父母肯有意识的去顺因孩子的大部分要求,并且不管他是否符合你的心意。 我们带着很多的矛盾和心理冲突在成长。一方面无法摆脱对这个世界的供养方式的依赖,一方面又在极力的探索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东西可以左右我的生死和存在?在对于需要的探索当中,我们尤其注重边界的探索,边界找到了,自由也就到来了。所以,我们对于周围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的排斥,并不是我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也不是觉得你对我不好,而是我非常希望找到我自己可以养育自己的方式,这样的存在我才能感到安全。可是对于自己安全感的培养总是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于外界和环境感到失望和排斥。 叛逆在青春期达到高峰,是因为这个阶段是我们可以借助生理的快速发展而抓住“寻求自我需要和建立自我边界的机会”。但是我们也必须依赖外部的支持,这个时候父母如果做的不适时放松控制,而是加紧管制,那么真的会让生命的内在感到深深地绝望和愤怒。 后果。因为对于被满足的方式感到不满,所以就会对现实中的很多给予表示排斥,但是又离不开。但是你让他找到说,那你需要什么,他又表达不出来,而且表达出来的每一个要求,令他自己挫败的是,都是别人曾经给他安排过的。好不容易想出一个从来没有被安排过的事情,可是连自己都感到没有信心,感到害怕,因为没有经历。青春期往往会提出这样没有经历的要求,以此来变相的体验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分离关系,即我没有你的提供我是可以的,我必须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份需要。如果我们一直都没有办法为自己表达需要,或者试着表达自己可能的需要,以后,我们是没有能力去为自己表达需要的。 关键:任何需要都不见得是符合自己的心意的,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为自己去表达,这是对自己的负责,这份负责会让我感到“我是属于自己的”。 在情感关系里的表现。如果他能满足我过分的要求,我会认为他很爱我。所谓过分的要求,就是连我自己也觉得我的表现和要求超出了正常的或者以往的水平。借着过分的要求,我感到我做了一回自己,似乎不是按照别人的标准来表达自己,而是通过哪怕歇斯底里来表现了一个独特的自己,如果你不计较我,我都会感恩戴德,如果你还能迁就我或者帮助我满足自己这样的表现,我就完全会“被爱消融了”。原因是,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太难了,但又是内心时时刻刻在渴望的。 两个问题: 1、通常我们很难这样去爱一个人是为什么? 2、有人会问,如果这些要求完全不合情理也要满足吗? 人需要合情合理吗?那是因为我们自己对于不合情理的事情感到恐惧,所以害怕去充当帮凶。所以,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做的事情是,不但不满足你,而且开始愤怒的、或者苦口婆心的教育你,要你不要无理取闹。如果一个人总是做合情合理的事情,那也不算是一个人。 我和事物的关系表现。我们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甚至对于自己、对于整个世界,都会有一个奇怪的期待,就是你最好听我的指令和需要,按照我的要求来做。而不是按照你的意图来“给予我”或者满足我;直接表现是:事物进展出现与我的内在想法不吻合时,我就会感到愤怒和生气,或者挫败,并伴有内疚和自责。这不正是婴儿时期你不能表达时就会被外界按照自己的意愿照顾时存在的恐惧和愤怒吗?任何时候我都希望,是我来控制你,否则我就会感到被你控制。 解决的途径是什么?必须明白,假设我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我知道我需要什么,我表达出来了,我还会遭遇这样的情景吗?所以,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世界先于我出生,我在世界的后面到来,我们都在父母的后面到来,所以我们受到父母的照顾。同样,我们会在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被事情以“某种形式照顾”——我们称之为问题,只是因为照顾的方式令我们不悦。但实际上,事情如果拥有灵性,它也会像父母一样告诉我们,我认为这样对你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们自己却浑然不知,为什么这对于我来说是最好的方式。未知的永远多于已知,未来永远值得去往。已知的永远只是表面,未知的永远深藏,等待你去探索。 生命的表现。我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是生命存在的重要特征。所以,我们才会一直去探索,所有的探索都是因为自己的需要——内在的需要。但是,每一次的探索都是要依靠外部的照顾和给予。我们透过对外部照顾的反抗和排斥,不断激发内在的探索欲望,所以,挫败感往往是我们前进不可多得的动力之源。经典表现:没有了对手,我发现我没有斗志了。
或许我们走那么远,不是为了看风景,而是为了去天地的尽头会一会自己。
内在的情绪。在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情况下,稀里糊涂被照顾,还要被要求感恩,这多少令人困扰。面对父母我们其实想说:意识不知道潜意识需要什么,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我只知道我好像需要什么,结果你就说你知道我需要什么,实际上你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道,这实在令我感到担忧。我一直想要静静地待一待,想一想,好好了解我的内在需要什么,可是你总是跑过来没完没了的担心我,干扰我,不断地给我你以为我需要的东西,这真的很令人烦躁。——因为我的探索一次次被你打断,使我无法完整的认识自己。但是你打断了我的自我认识不说,还强行将你对我的认识贴在我身上,结果我的需要不是由我来说,而是由你来告诉我,这的确令我愤怒。 化解。 我的确无法完整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我大概知道我可能会需要什么;当照顾到来的时候,当礼物送来的时候,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好好看一看,认真想一想,这会不会是我需要的呢?不知道需要什么,我就不能急着说我不要什么,我需要一些时间来想一想,如果没有时间,那就随机的决定吧,不然还能怎样?如果有人问你:你想要什么?你需要什么?我会说,其实,我也不太确定,但是我会试着为自己说一个,我相信我的直觉吧。如果你一定要按照你的想法给我礼物,我想可能也不错,试试看;但是有机会的话,由我自己来表达我的需要更妙。
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张晋岗(钢子老师) 钢子老师工作室 2016.4.12 |
|||
|
|||
|
|||
相关阅读
- 张晋岗:幸福可以被创造吗?(课件2017.12.23
- 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2017.11.23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2017.11.17
- 11.4钢子老师沙龙精彩语录“理2017.11.12
- 张晋岗: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本身2017.08.24
- 张晋岗:母亲恨孩子,你会否认吗?2017.08.19
- 张晋岗:孩子牺牲自我来拯救母亲(2017.08.16
- 张晋岗:夫妻关系中,谁是问题的制2017.08.08
- 张晋岗:让你烦的人,给你带来突破2017.08.06
- 张晋岗:每个人都需要找回自己的轨2017.08.02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 原生家庭成长系列课程
心理文章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