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岗
《老公居然和闺蜜有了孩子》案例解析 |
|||
来源:钢子老师工作室 作者:张晋岗 发布时间:2013-06-07 |
|||
倾诉人: 钢子老师工作室分析: 1、 婚姻关系是我们一生中都离不开的最为重要的关系,作为孩子出生、成长并学习于婚姻关系,作为成年人进入并维护自己的情感、婚姻关系。任何一段关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存在于发展和变化之中,如何在变化中管理这段关系是很重要的功课。 2、 关系的的两端分别是缔结和终结。关系的发展过程就像人的一生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人们渴望的最理想的状态时自然终结,寿终正寝,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3、 作为关系中存在的人而言,都有自己的承受底线——即所谓对关系状况的容忍限度。从即时性来讲可分为分为精神底线和理智底线,这两个底线经常发生冲突,即我理智上认为我不能容忍了,但事实上我却一直都在承受,精神和理智两者无法统一;还有前设底线和事实底线的冲突,即我在婚前约定我绝对不能容忍的事件,但是当事实摆在面前时,我又不能履行我的约定,造成内在冲突。这两类冲突是痛苦的根本原因。 4、 更多的时候,伤害发生时,最让人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面对事件的时候,“我发现我没有办法面对我的内心”——我发现我没有办法像我所约定的那样顺利的从关系中解脱或者面对,内心和理智的冲撞,约定和现状的难以统一,都让人心力交瘁。 5、 婚姻以及夫妻关系问题一般会反射出这样的心理状态: 2 我在婚姻中已经积累的情感和打下的基础怎么办?这部分情感多会通过“考虑孩子”来表达,即我的孩子需要一个完整的家; 2 第二,准备舍弃一段关系时,才发现其中也有爱的成分,好的不放手,坏的吞不下,这使得我们抉择变得困难,; 2 第三,害怕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从一段熟悉的家庭关系中走出来进入一种全新的生活往往令人感到不适和困难,恐惧自己不能面对; 2 第四、受以上三点心理因素影响,大部分人会转向对于自身问题的探寻和反思,意图平衡自己的内心; 2 第五,当事人将关系看得比个体的感受更为重要,或者说个体企图通过维持关系来寻求安全感和内在保护,“关系存在我则存在,关系消亡我即崩溃”,这是典型的幼儿心理。真正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我存在,关系增值,我存在我就会用我的能力维护关系;如果关系失控,我要么选择继续努力,要么从这段关系中退出,因为我拥有的关系已经对我造成威胁和伤害时,我有能力离开这个环境,所谓“止损”,然后回归个体的完整性存在,以图进入更为美好的新的环境而努力,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哪怕之后的选择仍旧是现在这个人也没有问题,但是“进入和推出的自由度”是掌握在个体手中的。 6、 在任何关系发生问题的时候,单纯的指责任何一方都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两个人失去了协调关系和自我保护的能力,那么这段关系是不会有什么质量可言的,充其量就是苟延残喘的维持,是名存实亡的植物人婚姻,存活于其中的人的感受和体验可想而知。承受痛苦却不能选择,或者无力解脱,这就是人格独立性问题了。 心理咨询师张晋岗(厦门格铼海曼心理咨询机构暨钢子老师工作室)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咨询师本人观点,与导报和导报邀请的专家无关,并借此感谢导报案例提供者,希望藉此分析更够帮助到更多读者。) |
|||
|
|||
|
|||
相关阅读
- 张晋岗:幸福可以被创造吗?(课件2017.12.23
- 张晋岗:理解是人际互动的灵魂2017.11.23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2017.11.17
- 11.4钢子老师沙龙精彩语录“理2017.11.12
- 张晋岗:关注成绩不如关注孩子本身2017.08.24
- 张晋岗:母亲恨孩子,你会否认吗?2017.08.19
- 张晋岗:孩子牺牲自我来拯救母亲(2017.08.16
- 张晋岗:夫妻关系中,谁是问题的制2017.08.08
- 张晋岗:让你烦的人,给你带来突破2017.08.06
- 张晋岗:每个人都需要找回自己的轨2017.08.02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 原生家庭成长系列课程
心理文章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