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
当父母离我们而去…… |
|||
来源:心理咨询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05 |
|||
遗憾与悔恨常常折磨着我们。“我有没有对父亲说过我爱他?我与母亲的冲突解决了吗?”父母往往已经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只能用他们的离去给我们上人生最后的一课。 “子欲养而亲不待”,王翼添的父亲6年前去世,从查出恶性肿瘤到离开只有两个月。“短暂而凄凉的两个月啊!我无法忘记父亲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无助,更无法忘却父亲饱含辛酸的那60个日日夜夜……父亲离世后的这些年来,我一直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个好人怎么能就这样轻易地离去?我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精神的根基,几乎成为精神的流浪者,一个又一个无眠的长夜,我与父亲的灵魂对话,用心感受着父亲的气息,我在心中呼喊着:爸爸……” 与所有分离事件相比,死亡带来的震撼也许最为强大,同逝者有关的所有记忆和情感翻江倒海般地涌向我们。如果离世的人曾为我们深深喜爱,分离就更加无法忍受,我们会越发地将其理想化,怎么敢去想他/她可能曾经并非完人! 面对父亲或母亲的去世,我们不仅无限悲伤,恨自己回天乏术,还会感到遗憾和自责。即便我们与父母相处一直很好,也会内疚,这是为什么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同我们的情感连结最牢固。小的时候,我们依靠父母,从父母那里获得生长和安全的保障,长大以后我们离开了父母。当父母年老的时候,退行到孩子状态,需要儿女照顾他们。儿女通过照料、反哺父母,达到生命的完整。而父母的去世,让我们不能回应他们的需要,不能回馈给了我们生命的人,所以儿女感到非常遗憾。生命是一个完整的周期,父母的去世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失去完整性。” 在一次采访中,画家刘野告诉我们他父亲去世带给他的遗憾:“20年前我还在上大学,父亲得的是心脏病,前一天还很好,第二天突然就没了!这让我们太难过了,对我们家来说简直是天塌了。我多么想告诉父亲,当时我年少气盛,经常和他顶撞,不赞同他的很多观点,现在我明白他当时说的是对的。我还想告诉他,儿子画画一直到今天,有很多人喜欢儿子的画。”刘野的画中有大片浓重的红色,他把这红色解释为忧伤,也许,早年丧父的忧伤会终生伴随他。 毋庸置疑,父亲或母亲突然离世带给孩子的是巨大的伤痛,因为有很多话、很多事情没来得及说和做。所以当我们进行网上征文时,王翼添等许多人抓住这个机会写出了“爸爸/妈妈,我爱你!”,写出了他们无尽的思念和不舍。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常年生病,对儿女来说倒是好机会!台湾作家张大春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父亲病危对他的重大影响,他甚至改变了生活方式:1997年除夕夜,他的父亲意外摔倒,从此再没有站起来。当时父亲对他说:“我大概是要死了,可也想不起来跟你交代什么。”父亲的一跤把40岁的张大春摔醒了:“我结了婚,本来我是那么一个不可能结婚的人。”从小听父亲讲述家族故事,在父亲生命进入末期,孩子生命即将开始的时候,他投入到《聆听父亲》的写作。书中的听众是尚未出生的孩子,讲的是孩子父亲的父亲的故事。原来,我们人类的生命是这样生生不息的! 生活中,我们听到的绝大部分故事是孩子多么爱他们即将或已经离世的父母。但如果不幸有了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或母亲,那又该如何呢?看着日渐衰老的父母,你是在他们离去之前和解,还是把怨恨分隔在阴阳两界呢?在报纸的各种社会新闻中,我们不难看到父母与儿女互相打官司的报道。走到这一步的家庭关系是否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最近《北京青年报》报道了歌手戴娆和她父亲的多年积怨。戴娆的父母在她小时候离婚,之后28年她和母亲生活,没有见过父亲。现在父亲年迈,生活拮据,把她告上法庭,讨要抚养费。开庭审理时,戴娆没有到场,显然她不想与父亲和解,但法庭依然判决她每年付给父亲一笔抚养费。有人为戴娆喊冤,认为她父亲此前没有尽到职责。不过问题是,作为儿女,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否认自己身上另一半血缘的来源,对他/她的死活置之不理吗?如果能,那将要用多么大的代价换取呢? 很多心理学家都主张趁父母健在时达成和解,虽然这过程非常痛苦,但也一定要尽早彻底解决问题。法国精神分析师吉?克尔诺(Guy Corneau)花费了数年时间与自己的父亲和解,并建立起亲密关系,这段经历成为他的畅销书《不称职的父亲,失败的儿子》的主要素材。他说:“今天我可以畅快地说自己有过好几个父母:和解之前的父母与和解之后的父母。幸运的是,我陪伴着走到生命尽头的是后来的父母。为此,我花了很长时间做内心的努力。”的确,孤独而漫长的心路历程是达到真正和解的唯一途径。 不过,有时死亡会无情地嘲弄我们和解的愿望。34岁的夏琳就有类似的经历。她的儿子降生时,她感到自己有了与父亲重新建立联系的冲动,虽然父亲从未与她一起生活,并与母亲离婚后还冲突不断。夏琳反复思考了自己的经历,最后决定不再站在母亲一边。当她决定见父亲时,却听说他已经在医院奄奄一息。当她赶到医院,父亲刚刚咽气……“我的感情像决堤的洪水一样爆发了,我终于哭了出来。我意识到自己早已原谅了他,几个月以来的内心准备给了我见他最后一面的勇气。我把他对我的伤害打包放在一边,回到了和他最本质的关系,承认他就是,而且永远是,那个给我生命的人。” 父亲或母亲的去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了死亡,看到生命是那么脆弱不堪。我们和他们一样,都是凡夫俗子,都会面临死亡。这就是父母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 治愈未完成的关系 不是人人都有时间完成指责父母、与父母和解的过程。法国社会心理学家雅克?沙洛美(Jacques Salomé)建议使用象征性物件来解决问题:选择一件个人物品,用来代表与父母矛盾的原因,比如身体暴力、贬损(“你一无是处!”),或诅咒(“你永远找不到人爱!”)。给每个物件找到象征意义。然后把这件东西放在父母的墓碑上,再放上一封信,信中向死者说明:“我把你曾经让我遭受的痛苦还给你。”不过,心理学家强调:“这种方法要一个人进行,只有当我们内心深处不再指望任何来自父母的认可时,才能够使用。” (本文心理月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
|||
|
|||
相关阅读
- 厦门心理咨询师协会“中高考委员会2023.12.12
- 愿父母育儿如同呼吸一样自如 —2023.08.22
- 高铁乘务员提醒苏小懒“管好孩子”2023.08.01
- 谈台风“杜苏芮”来临前大家的心理2023.07.28
- 乐于成长是一种自我关怀——钢子老2023.07.23
- 如何辨别渣男特质2020.05.11
- 趁着独处给心灵排个毒2020.04.06
- 好好睡觉,美美醒来2020.03.18
- 三大核心焦虑以及克服方法2020.03.14
- 加强疫情心理援助 给我们的心灵戴2020.03.05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10.26张晋岗周四公益沙龙《走不出的原生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心理文章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