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生活
期望的奴隶 |
|||
来源:心理咨询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28 |
|||
一个人被他人期望成为一个什么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或处于什么状态,一般来说是件愉快的事。这表示你不是孤独的,有人关心你,很看得起你——这显然可以极大地满足你的自恋。你就像被信任的原始股票一样,被持有者期望着天天涨停板。 但,被过度期望,就不愉快了。过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你的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从本质上来说,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比如,你跟朋友在山里碰见老虎,结果他对你说,我很看好你哦,你一定打得过老虎的。说完就躲到一边去了。显然,他在用对你的期望使自己置身事外。在这个极端的例子中,期望变成了谋杀。 日常生活中的过度期望当然不足以构成谋杀,却足以成为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妻子期望丈夫赚更多的钱、老师期望学生更有成就、老板期望员工更加努力,无处不在的期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虐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亲密的关系,最后被强烈的期望拆解得四分五裂。 在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期望不太大的时候,不满意的程度也较小,所以不易被察觉,也就不易造成伤害。但是,随着期望的增加,不满意也就增加了,到一定程度可以被察觉,就可能制造心理上的伤害。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例子:一对毕业于著名大学的夫妻,希望孩子成绩好,能够上他们上过的大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实现这一理想作出很多努力。遗憾的是,孩子高考成绩本科线都没达到。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对夫妻潜意识里有很多对堕落、失败、无能的恐惧,这些恐惧以“期望”的名义传递到孩子身上,孩子被动地接受了,就如父母潜意识的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成功的人。简而言之,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他/她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他/她就变成了他人的期望的奴隶,他/她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过度期望直接抹杀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怎样才能知道期望过度了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但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没有去做。因为他们在过度期望他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也许是不想知道,他人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不能承受的期望之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鼓励被过度期望者的觉醒,觉醒到可以对那些用期望施虐的人说: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就足够了。(本文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
|
|||
|
|||
相关阅读
- 厦门心理咨询师协会“中高考委员会2023.12.12
- 愿父母育儿如同呼吸一样自如 —2023.08.22
- 高铁乘务员提醒苏小懒“管好孩子”2023.08.01
- 谈台风“杜苏芮”来临前大家的心理2023.07.28
- 乐于成长是一种自我关怀——钢子老2023.07.23
- 如何辨别渣男特质2020.05.11
- 趁着独处给心灵排个毒2020.04.06
- 好好睡觉,美美醒来2020.03.18
- 三大核心焦虑以及克服方法2020.03.14
- 加强疫情心理援助 给我们的心灵戴2020.03.05
心理课程 >>
更多>>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八课母亲的功能”
- 11.11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关注孩子的
- 2017年钢子老师工作室走进厦门合田茶铺开
- 11.4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理解孩子和要
- “钢子老师亲子关系沙龙第十九课”1.6开课
- 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会
- 张晋岗“幸福夫妻同修小组”开班
- 钢子老师工作室《爱情筷子手》读书会2012
- 钢子老师“经典原生家庭成长课”再开幕
- 钢子老师工作室周五心理沙龙
- 厦门格铼海曼《叔本华的治疗》读书会2012
- 职业减压课程“职场心动力”招生
- 7月8日开课“钢子老师家庭关系之父母成长沙
- 10.26张晋岗周四公益沙龙《走不出的原生
- 心理咨询师成长分析小组
- 职场心动力系列课程—钢子老师工作室
- 爱上双人舞免费首次体验课心理沙龙开始报名!
- 舞蹈静心能量课堂
- 心理学经典书籍《读书会》
- 张晋岗老师2017青少年宫心理沙龙春季预告
心理文章 >>
更多>>